查看原文
其他

他被誉为“国乐瑰宝”,却自称琵琶“漏斗”,改编的《十面埋伏》,至今无人能够超越……

民歌君 民歌中国 2022-12-29

点击上方“民歌中国”可以订阅哦

他半路出家,是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琵琶大师;他兼收并蓄、采各家之长,被誉为“国乐瑰宝”,一曲《十面埋伏》技惊四座,至今仍难有人超越。


半个世纪以来,他对琵琶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他就是中国琵琶演奏的领军人物、著名琵琶演奏家——刘德海



↑这首《十面埋伏》,真心震撼!↑


不识乐理,半路出家


刘德海出生于上海,家里并不是书香门第,文化程度也不高。家人在弄堂里开了个小作坊,专门给人搞水电、修管道。而他的琵琶启蒙老师也是一位泥瓦匠,叫黄炳松


1950年的一个冬天,炳松师傅带着一把琵琶来到家里。当时,刘德海一开始看见的是琵琶的背面,便心想“这个葫芦瓢怎么那么大”。看见正面以后,又觉得跟老妈的“搓衣板”有点像,便对这块“怪木头”产生了好奇。


正是这样的好奇心,让他跟着老师傅开始接触琵琶、二胡、笛子、三弦等民族乐器,“一不小心”就走上了音乐学习的道路。1954年,他拜琵琶演奏家林石城为师,得到真传,三年后便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q03421u1ji2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视频:刘德海《十面埋伏》


以勤补拙,博采众长


在中央音乐学院,刘德海跟著名钢琴家刘诗昆、鲍蕙荞成为了同学。然而,让他非常苦闷的是自己的音乐基础不好,别说练过钢琴,连见都没有见过。有的时候,他便用“自己数理化好,而且还会装无线电”这样的想法鼓励自己。


在好胜心的驱使下,刘德海“脚踏三条船”从早上6点钟起床到晚上,不断苦练基本功,同时学习琵琶、古琴和大贝斯。凭借“勤能补拙”的执念,很快便把成绩提了上去,摘掉了“差生”这个帽子。


学习期间,他在浦东派演奏技艺的基础上,兼收并蓄,采各家之长,向崇明派的曹安和先生、上海汪派的孙德裕先生和平湖派代表人物杨大钧先生学习请教,积累了深厚的传统音乐功底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f0152o2jd4u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视频:刘德海《浔阳月夜》


从“叛逆派”到“保守派”


学成以后,刘德海开始寻求传统乐曲的突破,并成为了琵琶演奏家中的“叛逆派”代表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他结合粤式音乐风格,演奏改编的一系列曲子备受瞩目。


七十年代,他演奏的琵琶协奏曲《草原英雄小姐妹》开创了中国民乐与西洋管弦乐“合作”的先河。而后来改编的中国十大古曲之一《十面埋伏》,更是成为了古曲改编、琵琶演奏创新的经典之作。但这些创新,都曾被老前辈们批评“不尊重传统”。


八十年代,他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任在经历了社会动荡的岁月以后,刘德海对自己的音乐人生有了新的思考,开始担心“乱弹”,呼吁“回归传统”。他从“改编”转入了“创作”阶段,在不断探索指法创新的同时,创作了《老童》、《秦俑》等大量音乐作品,旨在“用新的技巧来表达最传统古老永恒的情感”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t03348dve93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视频:刘德海《霸王卸甲》


不做“泰斗”作“漏斗”


半个世纪以来,刘德海的工作、生活都与琵琶这块“木头”息息相关、密不可分,已经做到了“人木合一”的境界。很多人尊称他为琵琶“泰斗”,然而,刘德海却说,自己不做“泰斗”,要做“漏斗”,将毕生所学像“漏斗”一样教授给对琵琶感兴趣的人。

他认为弹好琵琶,要甘于坐“冷板凳”——一是要潜心修炼,才能真正钻研好琵琶演奏这门技艺;二是要平心静气,才能真正演绎出琵琶乐曲的精髓。刘德海曾经在他的讲座上说过:“我只是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爬坡人,明知道它没有终点,我还会就这样一直爬下去,直到我的尽头”。




策划/撰稿/编辑:民歌君

来源:微信@民歌中国(mingechina)

点击下方阅读原文”查看更多精彩内容☺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